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工程管理>枢纽工程

数字孪生峡江水利枢纽项目参展中国水博会
有力有序助推江西水利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2-11-07 作者:张奕炜 来源:办公室

数字孪生峡江水利枢纽项目参展中国水博会有力有序助推江西水利高质量发展


水博会现场

11月2日,2022中国水博览会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水务高峰论坛(以下简称2022水博会)在江西南昌开幕。数字孪生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以下简称数字孪生工程)作为江西省深化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参展,得到现场各界人士的高度认可。

自入选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项目以来,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局利用“先试先行”的发展契机,积极探索数字孪生与水融合发展新路径,充分发挥数字化改革先发优势,在场景映射、工程管理、资源调配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数字孪生峡江水利枢纽项目参展中国水博会有力有序助推江西水利高质量发展



场景映射演示


场景数字化映射精细入微


数字孪生工程是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总要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以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为路径,建设集数据底板、模型库、知识库以及孪生引擎于一体的数字孪生平台。

聚焦水利“全场景智慧”能力建设,数字孪生工程与模型平台、知识平台集成实现全要素的数字化实景映射。该项目在710平方公里高精度数字孪生数据底板上构建业务场景,将峡江水利枢纽“物理世界”转化为精细的“数字世界”,通过对工程管理范围内河流的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及相关水域水利建设的工程体系、影响范围、社会要素等现实条件进行数字化,实现光照、天气与真实世界实时同步,形成具备持续性更新能力的数字环境。


数字孪生峡江水利枢纽项目参展中国水博会有力有序助推江西水利高质量发展 


工程管理演示


工程实时化管理精准施策

数字孪生工程全方位接入气象水文、巡查巡检、维修养护、安全监测、视频监控、智能识别等业务数据,实现峡江枢纽工程管理对象全覆盖及业务数据与工程日常工作任务挂接,可天空地全方位掌控枢纽总体运行状态,为工程运行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在数据底板的基础上,结合水文预报模型、水动力模型、深度学习模型,数字孪生工程可以实现对流域洪水的演进模拟,为枢纽工程防洪调度、超标准洪水应急处置提供决策依据。此外,基于大坝安全监测数据,数字孪生工程可构建变形、渗流等关键安全监测效应量的工程安全分析模型,针对不同监测效应量,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构建其安全预警阈值,实现关键监控测点的风险预报预警与大坝典型坝段的运行性态评估。


数字孪生峡江水利枢纽项目参展中国水博会有力有序助推江西水利高质量发展


资源调配演示


资源智能化调配精确高效


数字孪生工程用科技赋能,蹚出水资源调配“智慧”路,结合流域范围内未来降雨空间分布,数字孪生水情预报系统可以对流域范围内关键断面的水位和流量进行滚动预报,为合理利用水库水资源提供决策依据,确保有效应对流域旱情。

同时,利用数字孪生电排站远程控制系统对库区12座电排站水泵、清污机、启闭机进行本地控制或上一级管理站远程控制和数据共享,而“全面感知、可靠保障、精准管控”的现代化电排站管理体系更是极大提高了各电排站排涝提灌工作效率。2022年面对罕见的大旱久旱,得益于水资源的科学调配,峡江水利枢纽库区6片防护区内的6万余居民的生活用水和7万余亩耕地的灌溉用水基本无忧,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

管理是核心场景是基础,资源是保障。如今,数字孪生峡江工程已初步具备“风险预报—安全预警—检修预演—维修预案”的工程安全管理“四预”功能和“来水预报—监测预警—方案预演—调度预案”的防洪调度“四预”功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助力下,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局加速构建“全场景智慧”水利体系实现物理流域与数字流域之间的动态、实时信息交互和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