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工程管理>防汛抗旱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防汛抗旱工作情况

日期:2019-08-27 作者:jiangbo

一、工程概况

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两核两控”首先开工建设的省重点工程。工程坝址位于赣江中游峡江县巴邱镇上游峡谷河段,距峡江县巴邱镇约6公里,距吉安市约60公里,距省会南昌市约160公里。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以防洪、发电、航运为主,兼顾灌溉等综合利用的大(1)型水利枢纽工程。工程建成后,与泉港分蓄洪区配合使用,可使下游南昌市防洪标准由10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赣东大堤的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多年平均发电量11.42亿度;改善上游航道65公里;并为下游32.95万亩农田提供可靠的灌溉水源。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46.0米,死水位44.0米,防洪高水位、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均为49.0米;水库总库容11.87亿立方米,防洪库容6.0亿立方米,调节库容2.14亿立方米;电站装机360兆瓦,共装9台40兆瓦的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船闸设计最大吨位1000吨。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主要包括枢纽主体工程和库区同江河、吉水县城、上下陇洲、柘塘、金滩、樟山、槎滩7防护工程15片抬田工程。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2009年9月开工,2017年12月24日顺利通过省水利厅组织的竣工验收。

二、防汛抗旱责任体系

1、防汛抗旱领导小组

根据防汛抗旱工作要求,为切实加强对峡江水利枢纽工程防汛抗旱工作的领导,经研究,成立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工程管理区域内防汛抗旱指挥、调度、协调等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长:杨罗女

副组长:刘祖斌、陈九灵、陈伟

  员:朱爱如、夏美龙、刘菲、王永泉、梁在彪、江明(发电公司)、谈丰(枢纽源天公司)、周国和(库区天源公司)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程管理科,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朱爱如同志兼任。

管理局按照防汛抗旱工作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要求,积极加强与省、市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地方政府的联系、协调,落实涉及地方的防汛抗旱责任,做好相关区域人员与财产转移、防汛物资调配等沟通衔接工作。积极与厅水旱灾害防御处、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联系汇报,协调加强对万安水库和石虎塘航电枢纽的调度,切实发挥水库联合调度的防汛抗旱减灾成效。

2、防汛抗旱责任人

主管部门责任人:徐卫明  省水利厅副厅长

地方政府行政责任人:王大胜  吉安市副市长

                    阮建芳  峡江县副县长

管理单位直接责任人:杨罗女  省峡管局局长

管理单位技术责任人:刘祖斌  省峡管局副局长

巡查责任人(枢纽):朱爱如  工程管理科科长

巡查责任人(库区):付    工程管理科副科长

3、有关工作制度

通过建设期和试运行期多年来的工程防汛抗旱积累的经验,以及标准化管理创建,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已制定和完善的有关制度主要有:防汛抗旱工作制度,防汛抗旱值班制度、水库调度规程、水库运行调度制度、汛情会商制度、安全教育与检查制度、闸门运行操作制度、以及防汛检查、安全监测、防汛抢险材料与设备管理、水文观测与洪水预报、巡视检查、险情报告、应急管理、应急抢险制度、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等,为工程安全运行及防汛抗旱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4、防汛抗旱责任落实

1)枢纽区发电厂房运行管理单位为国家电投江西峡江发电有限公司。为保障发电厂房安全度汛,发电公司成立了由负责人为组长的防汛领导小组负责防汛工作,针对水情监控、现场安全状况巡查及防汛物资保障等设立了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安排专人负责,做到任务分解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同时,为保证在突发事件时应急队伍能够拉得出、顶得住、战得胜,发电公司以现场工作人员为基础组建了抢险救灾突击队。

2)枢纽区大坝、泄水闸、船闸及鱼道委托运行维养单位为广东源天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源天公司在现场组建了防汛抗旱工作组,落实专业人员加强18孔泄水闸、船闸及鱼道等闸门设备维护工作,加强运行值班,确保防汛抗旱期间闸门正常启闭。

3)库区防护工程委托运行维养单位为江西天源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有限公司。江西天源公司成立了防汛抗旱应急工作小组,成立了专业抢险救护组,及联络预备机动组和物资供应组三个专业小组,各堤防、导托渠分段落实防汛抗旱责任人。

4)地方政府防汛抗旱责任落实。为确保工程安全,切实加强库区防护工程的防洪抢险应急工作,根据峡江水利枢纽工程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当预测库区防护工程将遭遇超过警戒水位的洪水时,及时协调吉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调度当地政府组织防汛抢险队伍按库区防护区分片投入抢险应急工作。

地方组织的防汛抢险队伍应加强工程巡查工作,人员设备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加强防洪工程及各类重要基础设施的防守和抢险工作,保证堤防和建筑物的防洪安全,一旦出现危及工程安全的险情时,防汛抢险队伍应迅速进入抢险现场,全力开展抢险。

三、防汛抗旱调度运用

1、防汛调度运用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全面建成不久,尤其是库区防护工程未经历长时间正常蓄水位46.0m和洪水期高水位的考验为确保库区安全度汛,设置防洪限制水位(坝前水位进行控制运行。

2019年3月,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印发《关于下达江西省重点水工程度汛方案的通知》(赣汛[2019]6号),明确了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汛期调度原则和汛期限制水位等事项2019年确立的防洪限制水位(坝前控制运行水位):主汛期(4--6月)为43.0m~43.5m,后汛期及非汛期为44.0m~44.5m。

洪水期间峡江水利枢纽工程采用“依据上游来水流量结合坝前水位指示调度”的调度运行方式进行调度。洪水运用调度应遵循先考虑坝址上下游及大坝本身的防洪安全,再满足发电、航运、灌溉等用水要求的原则进行。

2、抗旱调度运用

鉴于现在实际未建设下游峡江灌区工程,峡江水利枢纽暂无下游灌区峡江灌区抗旱调度运用方面的工作任务。

目前抗旱方面需要进行调度运用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下游河道补水。遇下游河道特枯或干旱缺水,影响基本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要对下游河道进行补水,经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调度,及时开闸加大泄水流量对下游河道进行补水,以解决或缓解下游用水困难。

二是库区引提水灌溉。应库区各防护区、库岸耕地抗旱要求,在防汛抗旱调度总原则下,及时调度水库进行蓄水,提升库水位,以满足库区沿岸灌溉取水涵闸、提水泵站引、提水灌溉抗旱需要。

四、工程安全运行情况

1、隐患排查及整改

管理局高度重视汛前检查工作,2019年1月14~16日由局领导带队组成防汛检查组分别对枢纽区和库区防汛重点单位和隐患部位进行了全面排查,未发现明显的安全隐患,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了及时整改。

2、汛前、汛中检查

2019年2月22日,管理局防汛检查组对枢纽区和库区防汛准备情况开展检查,督促各防汛责任单位防汛责任人员尽快到位,履行防汛职责。

汛情发生期间,管理局各相关科室按照职责分工,随时并经常开展枢纽工程、库区防护工程的巡视检查,督促运行维养单位巡堤查险、巡渠查险和险情处置工作,确保险情及时发现和处置。

3、防汛演练

2月26日,管理局联合国电投峡江分公司开展了防汛应急用电启动渗漏水泵排水演练。通过此次防汛演练,提高了生产人员的事故应急能力和自身技能水平。

515日至16日,管理局及有关责任单位,在库区陇洲电排站和枢纽区防汛调度会商室分别举行了库区防护工程防汛应急演练和水库防洪调度演练,以切实提高防汛应急管理水平和水库调度能力。

4、工程安全状况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2017年12月24日顺利通过了竣工验收,工程正式转入运行管理阶段。工程具备水库正常挡水、蓄水和泄洪能力,达到水库正常运用条件,枢纽区和库区设备运行维养单位、发电厂房运管单位均全面加强了工程运行管理和设备维修养护工作,大坝、泄水闸、堤防等建筑物安全运行,闸门、启闭机、抽排水设备等正常稳定运行,工程全面满足安全度汛要求。

5、安全度汛措施和应急措施情况

1)安全度汛措施

①物资保障措施

管理局督促枢纽区泄水闸设备维修养护单位和库区委托运行管理单位采购足够彩条布、编织袋、救生衣、柴油、抽水配件等,汛前补齐了上一年度度汛消耗防汛物资;在枢纽区右岸渣场新建了1座防汛砂石备料池,完成防汛砂石备料2000m3。库区范围内已建有3个防汛砂石备料池,分别是樟山防护区砂石备料池(2200m3),南园电排站砂石备料池(1600m3),同江电排站砂石备料池(2400m3),汛前全部完成3个砂石料池的备料。国家电投江西峡江发电有限公司做好防汛物资器材的采购、储存、保管工作,在防汛物资仓库重点储备足够的抽水配件

②供电保障措施

发电厂房9台机组全部投入运行发电。厂房供电有厂用电和外接输电线路两套系统,泄水闸供电永久电源已从厂用电系统接入。副厂房柴油发电机组投入运行,汛前检查运行情况良好,并准备了应急燃油油料,安排发电人员随时在岗,在突发情况下满足厂区排水泵和泄水闸供电需要,确保度汛供电保障。

库区电排站11条高压线路汛前已全面排查, 线路正常。

③应急抢险队伍

各防汛抗旱责任单位均成立了应急抢险队伍,枢纽区以国家电投江西峡江发电有限公司为主组建了防汛抢险应急专业队伍,人员汛期常驻工地,保证随时可投入抢险应急工作。库区除运行维养单位组建的应急抢险队及时组织抢险外,同时协调落实地方防汛抢险队伍按防护区分片组织抢险应急工作。

④其它措施

    a、加强高边坡滑坡险情预防。坝址左右岸高边坡设置了位移观测点,安排人员对左右岸高边坡进行安全监测,大雨、暴雨期加强加密观测,对观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判断,一旦有滑坡前兆提前对相关区域进行警示警戒,保障安全。

b、加强泄洪前信息联系与告知工作。峡江县政府已明确县水利局为承接枢纽调度泄水通知的单位,管理局将加强与县水利局信息联系,汛期泄洪及时提前告知,尽量减小泄洪对距离枢纽区较近乡镇的影响。同时根据泄洪量加大的情况,及时告知向下游其他相关县市防汛管理机构。

c、做好防汛值班和报汛工作。在枢纽营区管理房设置防汛值班室,汛期安排值班人员24小时防汛值班,做好水库调度和防汛值班工作。

2)防汛应急预案

①枢纽区应急预案

厂房结构(非挡水部分)、副厂房、GIS室、中控楼等建筑物的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相应洪峰流量24600 m3/s),洪峰流量小于24600m3/s厂房是安全的。如遇超100年一遇洪水,提前搬出厂房内可以搬动的贵重物品,撤出厂房全部人员。当预报峡江坝址的流量超过26600m3/s(发生超过200年一遇洪水)时,峡江泄水闸应全部敞开泄洪,不允许拦蓄洪水,以保障峡江枢纽闸坝的运行安全。

②库区防护工程应急预案

当预报峡江库区将发生超过各防护区防护堤的设计洪水标准(或警戒水位)时,或预计防护区内涝水位超标准时,相应防护区即须启动超标准洪水(或超警戒水位)的应对措施,及时转移防护区和排涝站内可以搬动的贵重撤出防护区和排涝站内全部人员,确保人身财产和工程度汛安全。库区防护工程接受吉安市、县地方防汛指挥部门指挥、调度。

当预报防护区内有集中暴雨时,提前开机排涝,将内河水位降至最低起排水位。汛前对所有机电设备进行调试、检查,确保设备完好率。汛期如遇机组故障,由天源公司应急抢险队机电组立即抢修。排涝期间如遇电源停电或因线路故障停电时,立即启动自备电源,同时组织人员协同供电部门抢修供电线路,恢复供电。加强库区导托渠边坡等重点部位巡查、观测,发现情况及时报告,并由天源公司应急抢险队迅速调集、组织设备参与抢险,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五、经历的主要洪水及抗旱工作情况

(一)经历的主要洪水

1、枢纽主体工程开工前,2010年6月21日发生了一场较大洪水,当日22时峡江水文站洪峰水位44.05m(吴淞高程,排历史第三位),洪峰流量17200m3/s。

2、2012年3月8日遭遇了10600m3/s的超标准洪水,经过全力抗洪抢险,二期围堰成功抵御了超标准洪水,取得二期围堰抗洪抢险胜利,将洪水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并顺利度过6月25日11300m3/s端午大洪水,为三期工程大江截流施工创造了条件

3、2014年5月23日最大泄洪流量9500m3/s,枢纽工程安全运行。8月7日水库蓄水达到当年最高蓄水位44.39m。

4、2015年5月21日晚厂房下游水位超过38m,厂区内鱼道水位上涨较快,经组织广东源天公司和发电公司抢险,连夜安装5台排水泵,及时控制了电站厂区内水位。5月23日峡江出库流量8960m3/s,为当年主汛期最大出库流量。

立冬以来,多轮罕见强降雨横扫赣鄱大地,致使库水位猛涨,11月14日坝前蓄水位持续保持45.9m以上12个多小时,11月18日达到46m(首次达到正常蓄水位46m),枢纽出库流量达到9700m3/s,为年度最大,枢纽工程安全运行。

5、2016年赣江发生5次超过8000m3/s的洪水,特别是3月下旬、4月中旬和5月下旬,均超过10000m3/s,其中3月下旬的早汛入库洪水达到12600m3/s,为年度最大。

10112时正式启动正常蓄水位46米试验性蓄水, 10月31日15时蓄到正常蓄水位46米,并维持了4周时间,至11月27日下午14时左右逐步降低至46m以下运行。期间11月26日遭遇上游石虎塘航电枢纽突然开闸敞泄4500 m3/s流量,峡江水利枢纽经受住了考验。

6、2017年629日遭遇当年最大洪水,入库流量12300m3/s,调度削峰后出库流量10449m3/s,工程安全运行。

7、2018年6月11日遇当年最大洪水,最大入库9630 m3/s,最大下泄流量8960m3/s,工程安全度汛。

8、积极应对2019年端午大洪水。2019年6月6日开始,赣江上中游连降大到暴雨,赣江上中游及支流发生超警戒洪水,赣江2019年第1号洪水在中游形成。

管理局按照省水利厅的部署,自7日下午起至9日上午,全体干部职工取消假期,紧急部署,分批次返回防汛抗洪一线,迅速投入峡江水利枢纽工程防汛抗洪工作。

为明确职责和规范防汛抗洪工作,管理局制定了《省峡管局关于全力开展防汛抗洪工作的实施方案》,全局干部职工进行了紧急动员部署,迅速行动,按照实施方案立即深入库区堤防一线,积极指导督促库区运行维养单位和协调地方政府全面开展巡堤查险及险情处置工作,直到6月14日洪水消退,工作人员始终坚守一线全力开展防汛抗洪工作。

这次端午大洪水接近水库十年一遇洪水标准,是建库以来水库遭遇的最大一次洪水,最大入库洪峰发生在10日14时,达到16500m3/s,出库流量14800 m3/s,库区有樟山、金滩、槎滩、柘塘4片防护区堤防超过设计洪水位,经过全力开展防汛抗洪工作,确保了工程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取得防汛抗洪全面胜利。

(二)主要抗旱情况

1、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在2013年7月底完成初期蓄水后,遭遇2013年下半年降雨量明显偏少,赣江水位持续走低,按照省防总调度命令自11月1日18时起多次开闸泄水,保障赣江下游生活、生产、生态正常用水,积极发挥水资源调配作用。

2、2017年夏秋季节降雨量明显偏少,赣江水位持续走低,下游樟树、丰城有加大下泄流量的诉求。经省防总调度,峡江水利枢纽自10月2日-11月11日平均增补下泄流量约100 m3/s,保障了赣江下游生活、生产正常用水。

3、2018年春节前夕,省防总会同省电力调度中心联合调度峡江水利枢纽等水库加大下泄流量满足了春节期间赣江中下游生活生产用水、用电需求。据统计,春节假期期间,峡江水利枢纽等赣江中上游水库群为下游共补水约2.91亿立方米,发电约0.19亿千瓦时,并保障丰城电厂发电总量约为0.86亿千瓦时。

4、水库具备正常蓄水条件后,每年在后汛期、非汛期尽量将库水位蓄至44.0m以上,满足了库区沿岸灌溉涵闸、提水泵站引、提水抗旱保灌溉需要,为库区农业生产作出了积极贡献。